- 专注演讲表达培训 -
“能做事”和“会做事”之间,差的往往不是能力。
我们聊一段历史。
唐代元和十二年(公元817 年)。
淮西叛乱久攻不下,唐邓节度使李愬凭夜袭蔡州的周密部署,一举擒获叛军首领吴元济,平定叛乱。
而此前的忠武节度使李光颜,虽作战勇猛、屡获小胜,却因为汇报失当,让唐宪宗生疑,险些被调回,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突破。
当时朝廷平叛军费高昂,唐宪宗急于看到彻底解决的希望。
李光颜每次小胜后,只是详细上报作战过程与战果,却不提整体平叛战略,也没能说明小胜对最终目标的价值,让宪宗觉得他只懂消耗战,缺乏长远眼光。
展开剩余82%放在职场维度看,这件事不是“对错”的问题,这背后是“需求洞察”与“汇报策略”的差异。
反观李愬,到任后先暗中整顿、侦查,待制定出夜袭计划,才向宰相裴度做关键汇报:
先分析叛军松懈的战机,再详述夜袭的路线、兵力与预案,最后点明成功后对缓解朝廷压力的意义。
裴度力荐,宪宗批准,李愬终获成功。
李光颜能力强,打仗没问题。
但他缺了一样东西:把事办成的同时,让领导看到“办成的价值”的智慧。
01
唐宪宗为何对李光颜的汇报不满意?
两点原因,至今仍是汇报工作时要注意的底层逻辑:
1、汇报未贴合上级的核心需求
唐宪宗面对淮西叛乱久拖不决的局面,核心需求是尽快彻底平定叛乱,而非追求局部的胜利。
李光颜每次汇报的都是小规模胜利的细节,却没有将这些胜利与最终的平叛目标联系起来,无法让唐宪宗看到平叛的曙光。
就好比在工作中,领导交给你一个重要项目,希望你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果。
你每天都向领导汇报当天完成的琐碎任务,却从不提及项目的整体进展、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及后续的解决思路。
领导看不到项目成功的希望,自然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疑虑。
2、缺乏对上级情绪和压力的考量
当时朝廷为了平叛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唐宪宗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压力。
李光颜的汇报只关注自身的战功,没有考虑到唐宪宗的焦虑情绪,也没有提出能够缓解朝廷压力的有效方案。
这就像在公司面临困境时,你向老板汇报工作,只强调自己完成的业绩,却不关心公司整体的运营状况,也不提出帮助公司摆脱困境的建议。
老板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,自然难以对你的工作给予认可。
02
李光颜该怎么汇报才对?
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《上百次工作汇报经常被夸,全靠这套述职模板(全是干货)》。
李光颜只要调整一下汇报思路,就能既展示自己的作战能力,又让唐宪宗看到平叛的希望。
汇报的核心,是“贴合上级需求,展现长远规划”。
如果李光颜能这样做,就能改变局面:
第一步,先“洞察核心需求”,明确上级的关注点。
李光颜可以先向唐宪宗表明,自己深知朝廷平叛的迫切需求,也理解皇帝所承受的压力,让唐宪宗感受到他对上级的理解和体谅。
第二步,再“关联局部与整体”,阐述当前胜利的意义。
在汇报小规模胜利时,李光颜可以分析这些胜利对削弱叛军实力、动摇叛军军心以及为后续大规模进攻创造条件的作用。
比如:“此次击败叛军一部,不仅斩获了大量物资,更重要的是摧毁了叛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点,为我军后续的进攻减少了阻力。”
第三步,最后“提出长远规划”,给出平叛的整体思路。
李光颜可以结合当前的战况,制定出分阶段的平叛计划,并向唐宪宗汇报:“臣计划先逐步扫清叛军的外围据点,切断其补给线,待时机成熟后,再集中兵力发动总攻,一举平定淮西叛乱。”
同时,他还可以说明在每个阶段需要朝廷提供的支持,让唐宪宗觉得他的计划切实可行,并且有能力带领军队实现目标。
说白了,汇报不是“单纯地展示成果”,而是“让上级看到价值,获得上级的支持”。
上级即便心中焦虑,也希望下属能给出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方案,而不是只看到零散的成果。
你能贴合上级的需求,展现出长远的规划,哪怕当前的成果不够显著,上级也会认可你的能力;
可你要是只关注眼前的成绩,忽略了上级的核心需求,即便能力再强,也难以获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。
注意,全程不是让李光颜放弃自己的作战过程,而是让他通过合理的汇报,更好地彰显价值,达成目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我是郑磊杰老师,实战派演讲教练,自信魔法师,专注演讲表达培训8年,1000+场演讲培训实战经验,学员遍布全国200多座城市,海外10几个国家,有企业家、事业单位负责人、上市公司高管、银行行长、职场精英、大学生、研究生、博士生各类人群,一对一演讲辅导上千例,通过实战帮助学员提升了自信,学会了演讲,让学员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和跃迁。
擅长帮学员解决以下问题:
缺乏自信怯场 | 害怕当众讲话 | 上台发言紧张 | 心理素质较差 | 害怕与人冲突 | 内向不善表达 | 说话缺乏逻辑 | 聊天无话可说 | 不善即兴发言 | 上台讲话拘束 | 演讲缺乏气场 | 说话易得罪人 | 嘴笨总是吃亏 | 不敢出镜直播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-免费配资平台-现货配资网-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